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MBA论文(电器与能效管理技(3)
只能说不要太天真,给数据打个折。
续航能力是我们买电动车时最关注的指标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汽车,官宣续航里程都在500公里以上,部分车型六七百公里以上的也不少。那么,咱们就先说说续航里程这点事。
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续航里程测试主要有四种,美国EPA FTP75、欧盟的NEDC工况、日本的JC08工况以及由日本、美国、欧盟等共同制订的WLTP。
我们国家工信部对纯电动车的综合里程测试采用的就是NEDC标准。
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,NEDC测试包括两种工况,一种是市区工况,一种是市郊工况,测试时车内的其余负载均会关闭,例如空调、大灯、加热座椅,及其其他所有和驾驶无关的用电设备。
NEDC测试一般里程小,速度慢,变速少,是种理想状态下的测试。相对于真实工况来说,这种模拟测试限定条件过于简单,忽略了环境温度、路况复杂程度以及续航时间延长等因素。
比如说动力蓄电池工作的最佳温度是20~30摄氏度,温度下降,会影响蓄电池的放电能力,据研究表明,气温从20℃下降到-20℃,蓄电池释放的电量会降低至少30%。举个例子来说,某款实际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电动汽车,在零度左右的冬季实测,续航能力仅为200左右,这还不算开暖风的情况下。
再比如,高速上行驶时,纯电动汽车由于整车质量较高,随着速度增加,造成的摩擦系数和风阻系数必然相应增加,加上电池的高强度放电持续时间远大于市区,所以会造成高速上的里程大幅缩减。
像某款车,NEDC续航数据400公里,而正常温度下的高速实测是286公里,相差30%。
通俗来说,NEDC的测试结果太理想化,一般可以理解为实际续航里程的最佳结果,实际是只有在市区内,温度适宜,不开其他耗电设备,且不能长期连续放电(低速状态下开开停停)的情况下,还可以达到这个里程数。
我也曾经调查过多位车主,如果在市内通勤(时常拥堵),不开空调,新车基本都能达到NEDC的结果。
另外,还有一种60km/h等速续航里程测试,是电动车在满电状态下以60km/h匀速行驶,直至电量耗尽所得出的续航里程,这与真实驾驶相差更大,大家看看热闹就好,数据不足为信。
所以说,关于续航里程,市内跑的可以作为参考,但是绝对不能作为你电动车大冬天还上高速的里程参考……
二、使用成本真的这么低?所谓“一公里几分钱”是有条件的,切忌管中窥豹。
省钱,应该是电动汽车广告里最令人“想入非非”的词了,一度电五六毛钱,按百公里20度电算,也才12块钱,的确够诱人。疏不知,想做到这么低的用车成本,是要有前提条件的,何况,成本也不是仅电费一项。
首先,你所住的小区得有私用的充电桩和车位,这样才能享受廉价的居民电,峰谷期电价变化还能让你享受更大优惠,不过也有个限制条件,很多城市居民用电在实行阶梯电价制度,也就是每月超过一定电量,电费是要加价的。
其次,商用充电桩收费一般一度电在一块到三块左右,除开电费,还有不菲的管理费,你除非保证全年都在家充电,否则这一部分费用不可能省掉。
说句题外话,充电确实很耗时间,当然紧急情况下,如果忽略掉电池寿命和电池的安全性,你可以选择快充,但这又与充电桩的状态是否良好,是否有其它车来分流,电池温度是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有关。另外,也要看你是在多少余电下充电,像商家宣传的“半小时充满八成电”,通常是指余量在三成以上时的理论充电速度。
再者,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,规定车企必须满足8年或12万公里的动力蓄电池质保期限,但老司机们都清楚,车企对其质保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,更换电池是要符合某些条条框框的。
另外,如果发生意外状况,如充电桩的问题,快充过频的问题,甚至某某公司说的国家电网电压不稳的问题……,造成电池损坏,这就涉及到自费换电池,这笔费用更不容忽略。
现在市场上锂电池的装车价在1500/kwh左右,以一款基础的53.1kwh电池能量的车来算,更换电池的费用就是8万。后续虽然单价在不断下降,但是总电池能量在不断上涨,所以一块电池的耗费依旧巨大,甚至可以占到车价的30%以上。
纯电动汽车身上最贵的就是电池,电池的使用寿命受诸多因素影响,充电循环次数,充放电深度和平均功率,储存和工作温度,还有驾驶习惯等,其实很难做到“保养得当”,所以有些商家宣称的电池寿命十年以上,甚至二十年,实则都是一个理论值,还待长期市场的真实检验。